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9的文章

職場溝通:從稻盛和夫<你的願望必會實現>這本書引導你走出茫然的人生

圖片
< 你的願望必會實現 >這本書﹐稻盛塾長勉勵21世紀的孩子們﹐如何實現願望? 他用他的人生歷程、過往經驗﹐一一道出他用感恩之心、堅持持續努力的力量﹐實現他的願望。 你是否曾經歷過和死神擦身而過的經驗? 作者小時候就得過肺結核﹐面對死生關頭﹐在最低潮的時候﹐不斷湧上負面的情緒時﹐後來是什麼力量讓他找到「心的方向」? 在他最不安﹐不斷發出囈語時﹐隔壁的太太越過籬笆﹐遞給他一本厚重的書-《生命的實相》﹐啟迪他對生命的體悟。 這本書對於當時強烈意識到死亡的稻盛塾長﹐精神飢渴沉浸書中﹐ 書中寫道:「我們的內心﹐有一塊吸引事物的磁石﹐它會從周遭引來刀劍、手槍、災難、疾病﹐甚至失業」這句話﹐引起共鳴﹐感到心有戚戚焉。這本書賜予一個契機﹐讓塾長思考「心的方向」這件事。 回想他之所以得救﹐或許是因為改變了心的方向吧﹗ 在我們生命中﹐有哪幾本書?有哪些人?在我們低潮時﹐伸出援手﹐幫助我們重生或是改變呢?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充實自己﹐可以透過閱讀所獲得的知識﹐自己透過省思﹐可以參考﹐運用知識在生活中就會形成智慧。 在每個時代﹐會出現不同的「善知識」﹐透過古文、故事、傳記、名言等﹐傳遞到我們生活中﹐充滿變數的世界﹐ 不變的是西方「哲學」加上東方的「經典文學」﹐很多事的因應就像哲學之道以不變應萬變。 在充滿變數的社會中﹐ 善變的是人心的生活和人性的生態﹐就像人生之道要自己學會思考如何窮則變﹐變則通。 作者透過書中描述他一生成長到就業困難到創業過程 ﹐ 像一本書有一段段的故事﹐中間充滿艱難、挫折、茫然等讓人產生記憶﹐塾長的經驗能讓人了解過程中必須不斷持續努力。  當我們自己遇到了挫折、失敗、困難﹐走在茫然的人生旅程中﹐要如何面對、接受、解決?這些都是在考驗人性與人心。 有的人會受不了三毒的誘惑:慾望、嗔怒、抱怨﹐一時之間做錯選擇也走偏了人生。 這本書有許多可以值得參考與學習運用的地方﹐因此﹐你可以了解為什麼稻盛和夫的願望能夠實現? 稻盛和夫塾長內心自省的思考方式:「人何為正確?」﹐每天自省自己要抱持精進不亞於別人努力﹐每一天腳踏實地的心懷感恩﹐讓自己每一天進步要比昨天更好﹐一路實現了他的願望。 讓我們也想想自己在生活中﹐ 每一天是否有進步? 每一天是否有反省自己? ...

讀書心得:稻盛和夫在<你的願望必會實現>:一碗驚奇烏龍麵的故事中,學到人際交往的關係

圖片
一 一碗烏龍麵的味道如何讓稻盛和夫感到驚奇? 在 願望必會實現 這本書﹐稻盛和夫想要帶給21世紀年輕什麼樣的啟示? 在書中提到他有一個留級的同學﹐沉溺於玩樂中﹐幾乎每天都跑去玩柏青哥﹐他看到這麼認真讀書的稻盛﹐便邀他去玩。 稻盛無法推託他的邀請﹐只好跟隨著他。 他記得第三次邀請他去玩時﹐打輸之後﹐表示要回去﹐他同學立刻挽留他說:「稻盛﹐等等我﹗我再一下子就結束了。」 那一天﹐一個遊手好閒、塊頭比我高大、外號叫「鐵五郎」的人也在場﹐或許因為站在不愛讀書的鐵五郎身旁﹐所以﹐稻盛他的表情十分難看﹐好不容易終於踏出柏青哥店﹐他同學卻毫無猶豫走進隔壁的大食堂﹐這家食堂裡頭有一道著名的餐點:加了兩團麵的「驚喜烏龍麵」﹐這是當時相當不錯的美食﹗他朋友慷慨解囊﹐請他們二個人吃了一碗「驚喜烏龍麵」。 這位朋友並沒有獨佔當天打小鋼珠贏來的錢﹐而是 讓朋友見者有份﹐一同分享收穫 ﹐他的舉動﹐對稻盛而言﹐衝擊力十足。 後來﹐ 在企業中的人際交往和玩樂方式﹐由他的朋友來教導他﹐他朋友為人作風很成熟﹐能夠與社會人士平起平坐﹐站在對等的立場往來。 稻盛則戰戰競競地跟隨他身後﹐仿效學習﹐「原來如此﹐碰到這種狀況﹐要這樣打招呼呀。」 從文章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心懷感恩之心﹐感謝這位朋友引導他如何見識在社會人際交往的關係﹐讓他明白可以和好友一同分享收穫﹐能帶給他人喜悅感﹐能知道除了讀書以外﹐對社會體驗的知識還是需要具備能力的﹐這也看出我們在生命旅程中﹐ 在對的時間點遇到對的人﹐能深深影響我們未來的人生。 這也想起自己在國中開始打工﹐下課的時候﹐總會帶三、四位同學一起吃麵﹐那個時代請同學吃麵﹐那種感覺是一種喜悅﹐也是一種付出帶來彼此共享青春快樂時光的感覺。 一碗驚奇烏龍麵﹐可以讓稻盛和夫感恩與描繪過去的成長經驗與我們分享﹐ 能引導我們思考在生活中﹐對於一件小事或是認為可能是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要更有心量去站在同理心的立場﹐思考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讀完這一小篇章的故事﹐能激起自己在做任何事情上﹐要學會覺察﹐在面對人際關係上的互動與交流中﹐時時刻刻保持學習的心﹐與他人相處時﹐能帶給別人喜悅自在的感覺。 也希望正在閱讀的你﹐一起學習面對生命旅程中﹐心懷善念與感恩之心﹐腳踏實地的往前走﹐讓我們今天比昨天更好﹐一起共好共榮在這世界上﹐感謝...

職場溝通:面對困難與難題時該如何解決?

圖片
從愛出發,看見一個人的責任。 真正懂得愛自己的人,會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 德瑞莎修女曾說過一句名言: 「愛是在對方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在現實的社會中 ,我們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考驗與挑戰,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眼前很困難,身邊的朋友或是家人也會遇到很多困難與問題,很多時候在當下我們不知道要如何面對與處理? 這時候我們遇到難題時,心中有愛時,通常對事情不會產生立即的抱怨或是怨言,反而因為愛而轉念成為這樣的想法:相信上天愛我的,這件事的發生與挑戰是要教會我什麼,要讓我學習改進哪些地方? 我們心中有愛會有一種感激與學習的念頭 這時候我們可以先讓自己心靜下來,希望能透過發生的事有所學習,對生命來說是一種責任,因此,我們可以請教了解這些問題的專家或是老師,也可以透過書本的閱讀找到相關的知識,想辦法用多元客觀角度解決眼前的難題。 面對困難與難題時,我們可以用兩個方法嘗試先解決看看。 請教專家或是老師(相關領域的人) 閱讀相關問題的書 在課程中,會跟學習夥伴分享自己面對困難會如何做。當我們看見別人面對困難時,心中有愛的人會主動關心他人,當自己能力不足無法幫上忙時,也會思考如何為他人解決的方法,這時最重要的省思是如何把愛傳出去,最重要的責人是如何先愛自己把自己壯大,增強能力與智慧,才有能力幫助別人。 助人為快樂之本 相信我們充滿愛的人,除了會感激問題的發生以外,都有一顆喜歡幫助別人的心 。 也期許我們面對問題發生的同時,先好好愛自己。 愛自己也是對自己對別人都是一種責任,同時也會對自己的情緒與言行舉止會懂得掌控。 #廖桂香微笑服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