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

想突破現狀?從日常生活習慣培養好奇心開始練習

圖片
突破現狀|如何跨出第一步? 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經驗?想要突破現狀其實那份決心是一種挑戰?要跨出那一步其實內心感覺很艱難....,這樣的情況有時會隨時發生在我們身上,就像是要我們馬上做選擇一樣,有的人面對選擇時會瞬間不知道該怎麼選擇才是對的,突破現狀有時跟選擇很像,就是那種心情。 如何先擁有勇氣,認真的跨出那一步? 我們可以從生活習慣中找到突破現狀的習慣,就像我們在尋找新的景點或是沒去過的地方,通常會存著探險、好奇、期待的心,然而走出去才是認真的。 光想著要如何、要怎麼做,沒有跨出去就只是空想,完全到不了要去的地方。 因此要如何擁有勇氣往前走?勇氣從何而來? 找到可以增加自己自信心的事物或是尋求可以互相幫助的人,讓對方知道你要如何突破現狀,這時對方的鼓舞和支持很重要! 找到可以帶給你自信心的人事物,讓你能勇敢跨出第一步的動力! 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要去一個沒去過的地方,第一步就是決定方向和怎麼過去? 其實當下就算走錯路、遇到小小挫折、失敗,因為方向明確也有勇氣就會認為那都是過程中會發生的狀況,雖然這當中可能會跌跌撞撞的,最終我們還是跳離現狀的舒適圈,看見了新視野、新方向,到達了我們心之所向的地方。 然而有上課夥伴提問,說一個人要有勇氣不太容易,-而且自己也很在乎別人的眼光和評判,怎麼讓自己可以養成主動積極有突破現狀的勇氣? 一個人有無勇氣與自尊心和自卑感可能會有連結關係 最近有一個關於人心、自尊心的故事。是描述同學的爸爸愛他自己的小孩,而屢次輕視、命令小孩身邊一位同學小野共同犯案。 有一次犯案動機和過程有些問題,可能會深陷被警察逮捕的嫌疑,這時小野跟這位同學爸爸提起,何不把他們共同犯案的這個情況轉給他最聽他話的小孩,讓他小孩承擔後果,因為小野自己覺得沒有勇氣承擔這個後果。 當時這位父親相當生氣的斥責小野並警告他,以後不准提到他的孩子,當下小野感到自卑與無助,也因此種下了小野從背叛這位父親的動機,背後最重要的原因是這位父親傷了小野的自尊心,一次次的輕視他,讓他內心開始埋怨,而釀成小野對人的不信任,而在未來的人生充滿挫折無法親近人群。 在溝通課程中,與學習夥伴交流,從這個故事可以去想像這個情況有時在我們現實生活也會發生,尤其是我們常看到社會新聞一個眼神就起衝突或是引起打人動機。 藉由這個故事讓學習夥伴靜下來思考,回想我們自己都有可能因為不小心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輕視的行...

掌握自我情緒管理:從學會欣賞別人開始!

圖片
「我以前就是這樣的個性,一般都是別人要聽我的,就算家人也是⋯⋯」。 「我在以前公司擔任主管就是這樣帶領團隊,業績一直維持很好,怎麼說來到這裡(新公司)是我的領導有問題,照理說是這裡的員工問題多⋯」。 「過去我都這樣說,沒有人說我這樣不對,因為這是我原本的個性,你們不也習慣了⋯,怎麼只有他覺得我不好溝通,我跟任何人都很好溝通的,不是嗎?⋯⋯」。 這些屬於個人養成情緒方面的習慣、個性都有自己的堅持,自己與人相處的一套生活模式,坦白說,沒有對錯,他們認為這樣的習慣,他們自知自己的性格,懂得管理自我情緒也就是造就現在的樣子。 請問你在生活中,有遇過懂得掌握自我情緒管理的親朋好友或是客戶? 然後在以客觀立場,用欣賞角度看這些人在生活中個性有沒有慢慢改變?還是一直沒變?都是一種學習與借鏡。 通常不想改變自己個性的人,不容易做好自我情緒管理的人,如果遇到跟自己個性很像,彼此產生衝突會更多,有時遇到謙卑有禮的人,他有自己的個人想法就會更想展現自己,其實謙卑有禮的人會懂得如何進退調整彼此的關係,因為謙卑有禮的人會懂得如何掌握自我情緒管理。 最近身邊有好多謙卑有禮的友人出現在生活周遭,慢慢領悟 「懂得改變自己,讓自己生命更完善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持續不斷的學習,學習如何讓自己活得有意義、活出有價值的生命力,時時有幫助別人的機會,而感到心安快樂。 有時不說,是一種理解。 有時退讓,是一種包容。 有時忠言,是一種珍惜。 有時欣賞,是一種學習。 有時關心,是一種尊重。 在生活中養成的習慣久了,會形成一個人的性格,過往我們也能從一個人的習慣,多少看出他的性格。 也許我們換個角度,思考一下看見別人的性格和習慣,可以如何改變自己的習慣? 一個人性格養成一個習慣可能容易,要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其實不太容易,尤其是從過去經驗的認知,或是從小養成的既有習慣。 就像我們日常生活的習慣,也是每一天堆積起來的,久而久之在與人相處,可能因為對方習慣性的舉動、表達方式,怎麼做都會因人自身的性格而看法、解讀不同,有時會引起誤會,有時給人產生好感與欣賞。 這也是為何很多人喜歡自己固有的習慣,他覺得這樣的個性就是做自己,看似沒有偽裝自己是真實呈現的個性,會認為我以前就是這樣的個性,沒什麼不對,自己不會想要有所改變,反而都希望別人為他改變,有時行為上希望大家以他為中心。 只是現在沒有人喜歡「想要改變別人的人」,...

如何從心打造感動服務,提升企業品牌價值

圖片
這幾年專注在企業內訓的課程,得到很多回饋,與許多企業學習夥伴從中互相共同學習成長,因為我們都做足準備,一起學習,一起變得更好。 分享為企業培訓課程用心規劃的您,每堂課都希望找到合適的老師,找到對的課程,才能真正解決課程的問題。 也因此,在課程規劃前,我們都要做足準備,就能獲得更多資訊,找到適合自己產業領域的專業培訓師。 這幾年參與企業培訓服務過程中的分享: 山再高,就算是登山高手,也是要有方法攀登,面對挑戰做足準備,才能攻頂。 職場工作,就算是生意再好,也是要有方法經營,面對顧客做足準備,才能滿意。 參與企業培訓過程中,我們可以看見許多企業的用心,希望藉由培訓課程可以讓團隊成員到主管跟著許多專業—「教練」、「講師」、「老師」、「導師」多學習是件好事。 因為都希望學習可以預見成功。 然而要成功需要更多方法,才能實現。 很多主管或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或各部門專責負責規劃為企業培訓課程,運作規劃設計課程之前,要找講師或是專業顧問之前,有幾項要點可以先做足準備的功課。 首先面對自己,想要做足準備,先了解課程目標及目的,我們企業自己想要學習哪些,做為內部訓練,提升團隊成長,那我們可以先怎麼做呢? 比方可以先自問以下幾個問題: 要開的這堂課—— 參加課程的我想要學到什麼? 我想要改變什麼? 為什麼要開這堂課? 我有哪些困難、問題,要如何改善? 有多少時間可以準備?如何學以致用 如何運用這堂課解決哪些問題? 這堂課預算大約多少? 還有很多相關⋯等等的問題,需要自己先面對,了解自己的問題,就能清楚明白自己開這堂課的目的是什麼?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更明白更清楚為什麼很多企業培訓課程很滿意,且都能抓住核心價值,能找到量身打造又能提升成長的動力課程培訓師。 教育訓練,就算是學習再多,也是要實際運用,面對自己做足準備,才能成功。  分享有一篇京瓷創辦人稻盛和夫的一段話: 稻盛塾長說:自己的路自己開拓 沒有人能夠保證我們的未來。即使目前公司的業績出色,那也是過去努力的結果,誰也無法預見未來會怎麼樣。 要使我們的公司在未來取得更大的發展,只能靠我們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竭力,履行自己應盡的職責。 不能抱有依賴別人、期待他人為自己排憂解難的想法。首先要認清自己應盡的職責,然後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工作,必須保持這樣的心態。 也就是說,讓全體夥伴擁有獨立自主的經營者意識,在工作中做...

大自然教會我們:認識自己要堅強的活下去,才是真本事!

圖片
  我們看著大自然生態的奧妙 看見小鳥逐漸長大的過程 是艱辛的歷程 遇到能培育自己長大的父母 覺得是幸運的 因為多半幼鳥沒有求生能力時 就必須獨自面對生態的險惡環境 成長要往空中飛翔 都是要靠自己振翅往前 要自己擁有堅強的心 更要有自己清楚的判斷力 未來前行的路 是自己用智慧走出來的 換成人類的生活 通常也是艱辛的歷程 很多時候 我們也是需要靠自己才能往前走 尤其是有顆勇敢堅強的心 才能看見遼闊的世界 前行的路 難免會有挫折 當你的心一次次的經歷過每次難關 你會知道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這時候的心情 你在乎的是自己的心是否更平靜面對世界了 你慢慢會放下別人對你的眼光和評論 因為 你知道 這一生浮浮沉沉 最終還是要自己獨自面對 生命日常 人生'無常 珍惜當下 凡是感恩 認識自己 沒有對立 沒有是非 沒有分別 時候到了 終將別離 就讓自己 好好生活 好好告別 珍惜活著每一天 我們活著都是有意義的 為自己加油最實在 為世界加油 共創生命美好! 看到這張照片的省思 沒有標點符號 只有用心描述 與有緣的你分享! #職場溝通與人際關係課程 #認識自己情緒打動人心的感動服務

振鋒企業幸福滿分值得分享與學習

振鋒企業幸福滿分值得分享與學習 台灣幸福企業標竿~重視安全第一 看到好多值得學習與佩服的地方,文中提到振鋒企業董事長洪榮德認為,「品質如果是靠檢查出來的,是最初級的;如果品質是製造出來的,那是很高級;但全世界有競爭力的品質,是文化培養出來的。」 一名從品管職務退休的同事曾對洪榮德說:「董事長,魔鬼藏在細節裡,我們每天競競業業,很認真地做細節,做到很完美,才敢出貨。」 一個歐巴桑員工這麼說,代表它已經形成公司文化。 建立企業文化,從細節開始! 向標竿振鋒企業學習,歡迎有心一起分享幸福共好! https://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 文章來自振鋒企業: YOKE 振鋒很榮幸於2020年成為LEEA (國際起重設備工程協會) 會員。此協會具深厚的安全工程背景、引領國際起重規範,正是工業介屹立不搖之領頭羊。 也正意味著YOKE振鋒對於產品品質的堅持與努力。 閱讀更多: https://go.yoke.net/l/795183/2020-07-15/zhjz #YOKE #LEEA #safetyisourfirstpriority #振鋒企業 #重視細節的企業文化 #台灣之光  

職場工作實力勝於權力:從6大點,省思自己在經營管理的問題

圖片
  看一個人的優點,心情好,看一個人的缺點,影響好心情。 心情好不好,都跟自己怎麼看待一個人有關。 保持正念的心情,學習不與他人對立,了解如何利他,如何從別人的感悟經驗,反思自己也曾遇過的,汲取智慧,最重要的是希望在生活周遭環境變得更美好。 一個人的成功感覺看似容易,相信成功背後有很多過程是不容易做到的。 我們可以試著了解一個人如何從挫折中攀越成功的過程。 看到一篇關於吳寶春師傅轉變董事長的報導,我們放大格局與客觀立場來看待他創業過程中,有哪一些碰撞、挫折。 在EMBA教會他4堂課,分別是 成本管理、策略思考、提問決策能力以及團隊合作 尤其從企管名師司徒達賢那裡學到了「聽說讀想」的策略技巧,體會到團隊合作想做好溝通,第一件事並不是急著去說,而是先仔細去聽對方怎麼說。 因為在企業裡頭,領導人或主管每天都在與人溝通下達決策,卻很少有機會耐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再者,同仁通常不好意思告訴主管您沒講清楚或您聽錯了,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現「地位越高,聽力越差」的現象。 弄清楚這點,對向來不擅人際溝通的他來說最為受用。 ⋯⋯⋯⋯⋯⋯⋯⋯⋯⋯⋯⋯⋯⋯ 從中我們可以省思自己在經營管理面的問題: 傾聽他人的意見-專注互動交流 學會放慢思考能力-利他多元思考 懂得適時適度的提問-溝通協調 督促執行把關工作流程-全員責任 嚴格要求品質的心態-以安全友善 剛柔並濟的管理制度-以安心原則 最近有感而發的看到許多能夠順利通過這次疫情影響,利用這段時間持續為員工培訓、希望團隊學習成長,可以看出關鍵在於「持續攀登成長是不斷學習而堆積起來的」。 在職場工作「實力」勝於「權力」,保持正念,傾聽學習,讓我們一起持續走在成長的路上,靜心欣賞沿途的人生風景。 #愛上權力讓人容易迷失方向 #權力要用對力道創造利他心 #善用員工的優點提升競爭力 #讓顧客感動之前先讓員工感動 #廖桂香微笑服務學院 14 余文章、楊舒雯和其他12人

餐飲經營管理哲學中的感動服務精髓是什麼呢?

圖片
最近幾年受邀 企業內訓參與服務與溝通課程及卓越店長培訓以來, 愈來愈能體會周遭生命變化無常 ,生活隨著人心、人性變化萬千,都跟自己有關。 變化萬千的世界,最近有感而發的感觸:「上天真的會眷顧自己會改變追求更好的人,相信所謂的自助、人助、天助的概念。 比方經營一家公司,相信每一天認真看待堅持品質、注意細節的店家,通常不太受「景氣不好」、「時勢不對-疫情」的影響,因為生意好壞,我們可以從經營者到現場第一線服務人員是否真的很用心、真的是全力以赴的態度服務每一位顧客。 就像台灣知名的鼎泰豐,老闆的品質堅持,現場服務戰戰兢兢的要求,供餐溫度、時間的掌控,都離不開認真看待每一個細節,服務都跟現場每一個顧客有關。 感謝好友推薦這家無框架的甜點店,看到老闆在整體店面設計、服務上都能感受敬業精神。 在服務課程交流中,談論如何看待一家店生意好壞,通常我們站在顧客角度來看,能讓顧客支持的、喜歡的,通常是我們現場服務人員的態度,是否用心看待自己的工作,是否能將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比方餐廳來說,廚房師傅對料理上的講究和細節,是否在出餐之前,就已經為顧客做好把關,換成是自己要吃的菜色或是要自己請客人吃飯,自己做的產品,都能覺得安心、有價值、自己也喜歡,當你都喜歡的料理呈現給顧客時,顧客都能感受得到這份料理的用心。 就換成你是甜點、麵包師傅,每一天要提供很多蛋糕、麵包在蛋糕櫃,讓顧客挑選,如果你端出去的甜點,自己並不喜歡,因為只是應付工作,每天打卡上班,做完該做的工作,沒心關心甜點賣得好不好,也不去思考顧客為何不喜歡來購買,假設顧客要來購買時,可能有一些要求或是可能會調整,而馬上回絕顧客,只認為自己已經做的很好,沒必要調整,可能還會認為這個顧客是來找麻煩的,事後發現顧客只是問看看,結果你拒絕之後,顧客想購買的心就已經被澆熄。 不知道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面對工作,只要有做就好,過多要求反而覺得麻煩也礙事,而滿肚子抱怨? 還是你身邊的人每一天都充滿熱忱,不論顧客是否有要求,他會自動自發的為自己所做的產品品質把關,尤其是細節不會投機取巧,是戰戰兢兢的自我要求? 就像一家餐廳不論裝潢設計新舊,顧客看到的是現場人員服務與環境互動的融合,因為人是軟體、環境是硬體,是能互相帶動影響顧客體驗的感受 就像是餐桌上如果要放新鮮的花來點綴環境氣氛,結果花已經枯萎凋零,裝花的容器是透明有裝水,結果水是污濁還有些味道...

<顧客抱怨危機處理>當工作任務愈深入險境危機中,我們要如何面對處理?

圖片
  在職場工作難免會遇到難題,如果你是站在公司主要領導者角色,遇到危急公司危機時,當下你會如何面對處理? 如果你認為自己只是公司的一員,這個危機是你身邊同事造成的或是你自己造成的,當下的你會如何處理? 當公司遇到危機問題時,基本上是公司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知道與了解發生的原因及嚴重性,如果能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危機如何處理時,相信很多問題在未發生之前就能預防或避免發生的可能性。 最近幾年筆者有機會在企業內訓課程中有更多的了解和交流,讓我們來看看在職場溝通課程中,有很多人提出自己面對危機的處理或因應心境及感覺,我們也許可以從中看到自己可能會怎麼處理的樣子。 有許多人面對危機處理有不同立場、看法、對應方式,會覺得怎麼做最適合當下的情況。 以下綜合課程培訓中有很多人當下的感覺所做下的決定,認真看待,很多情況發生所採取的應對沒有對錯,只有自己會知道哪一個最適合自己「活下來」的本能。 然而放大局勢觀察一家企業領導者的判斷力和應變危機能力,從中能看出一家企業營運人才如何運籌帷幄。 比方當你遇到一個顧客抱怨人員服務態度不佳及產品來不及供貨時,我們的疏失危及顧客權益時....... 有的人會選擇直接避開,最好不要惹事生非,想要趨吉避凶,明哲保身的想法,就直接觀看情勢。 能說不對?能說是好方法?各自立場不同,有各自處理方式。 有的人會覺得「量力而為」,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結果可能形成團隊都在等待機會,而錯失更多機會。 有的人會覺得「事出有因」,先觀察再行動,聽上層指示,採取被動方式,有說有做,有交辦就執行。 有的人會覺得「旁觀者清」趕快抽身離開,不關我的事,也許別人能解決就好。 有的人會覺得「超出責任範圍」不該涉入就直接保持沈默,看上面主管都沒有動靜,自己沈默也是遵從。 有的人會覺得「不要侵犯危險領域」,隔空觀戰,自己要留後路。 以上情況,這當中是否有你的選項?你覺得當下要怎麼處理會比較好? 如果沒有,我們接下來看看其他人的想法。 有的人覺得危機來了就是趕快處理,沒有想太多,果斷的行動,也許很快解決,也可能讓問題更大。 有的人開始有危機感的意識,就愈想要突破,找出問題,持續嘗試應對溝通,會找到解決辦法,不論結果好壞,已經盡全力以赴的決心,不會一個人面對,會請求協助,形成共識一起面對危機。 有的人覺得可以「深入險境」一探究竟,了解更多資訊,採取危機處裡的應變措施,有一種赴湯蹈火在所不...

[讀書會閱讀心得] 稻盛和夫的實學:經營與會計-成功經營企業的秘訣

圖片
  參加閱讀日本京瓷創辦人稻盛和夫塾長的讀書會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這一次閱讀的是 天下出版的稻盛和夫的實學-經 營與會計 這本書,張數共229頁不會很厚,看了內容深度是有相當厚度的!   過往自己在職場上負責營運端的業績都數字與會計層層相關,每一天要仔細知道進進出出(支出與收益)或是高高低低的數字(營收與損益) ﹐ 這些都是從何而來 ? 往哪兒去的細節,都關係到一家公司的營運流程 ﹐ 記得當時很多員工是戰戰兢兢認真用心去核對每一筆數字 。   想在這裡分享這本書就個人所看到的精華與重點及心得: 身為經營者的你﹐企業想要永續發展嗎? 首先要先懂會計與財務報表的分析及細節。 如同稻盛和夫塾長提到的就是要有<貫徹結實肌肉型的經營>為目標。 每個人都想要展現自己最佳的一面﹐有的人一直臉上貼金﹐虛有其表﹐反而增加贅肉﹐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這種過度虛榮的經營者 ﹐ 只會讓公司成為空有其表 、 滿身贅肉的企業 ﹐ 如果想要成為 「本質堅韌的企業」﹐經營者就必須戰勝這股誘惑﹐絕不打腫臉充胖子。   就像我們平常看一個人也會先看外表做第一印象的評估 ﹐ 以個人參與過也在企業培訓課程分享如何執行五星級酒店評鑑 ﹐ 用評鑑來看一家酒店的標準 ﹐也會先看硬體分數(外觀及設備)及軟體分數(人員與服務)﹐在檢視過程中就算通過拿到標章了﹐老老實實經營飯店的經營者更是扎扎實實的執行每一項﹐才能達到顧客服務滿意﹐而不是像有些飯店充其評鑑過關就好﹐結果會因為拿到評鑑標章被顧客當抱怨的指標﹐這樣就失去了當初大家辛苦努力的代價。   因此﹐書中提到幾項可以讓我們參考並能落實的方法: 善用二手貨的設備與機器﹐教育技術人員徹底思索如何靈活運用現有的機器﹐因為很多工程師或經營者都喜歡最先進的優良機器﹐甚至認為不跟進採購就會輸掉競爭﹐採用先端技術的虛榮滿足感的設備投資﹐反而削弱經營本質﹐這會產生固定成本大幅增加﹐可以思考採購設備上做好評估﹐尤其是成效上是否和舊機有差別。這時最重要是讓員工都能明白公司內部固定成本增加的意義﹐才能點燃工作的熱情與向心力。   在職場上我們也會面對很多投資或投機的機會﹐稻盛和夫塾長提到「絕不投機」﹐投機出現或許帶有扇動僥倖心理的強烈遊戲色彩﹐很不幸魅惑很多人也影響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