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自我情緒管理:從學會欣賞別人開始!




「我以前就是這樣的個性,一般都是別人要聽我的,就算家人也是⋯⋯」。

「我在以前公司擔任主管就是這樣帶領團隊,業績一直維持很好,怎麼說來到這裡(新公司)是我的領導有問題,照理說是這裡的員工問題多⋯」。

「過去我都這樣說,沒有人說我這樣不對,因為這是我原本的個性,你們不也習慣了⋯,怎麼只有他覺得我不好溝通,我跟任何人都很好溝通的,不是嗎?⋯⋯」。

這些屬於個人養成情緒方面的習慣、個性都有自己的堅持,自己與人相處的一套生活模式,坦白說,沒有對錯,他們認為這樣的習慣,他們自知自己的性格,懂得管理自我情緒也就是造就現在的樣子。

請問你在生活中,有遇過懂得掌握自我情緒管理的親朋好友或是客戶?

然後在以客觀立場,用欣賞角度看這些人在生活中個性有沒有慢慢改變?還是一直沒變?都是一種學習與借鏡。

通常不想改變自己個性的人,不容易做好自我情緒管理的人,如果遇到跟自己個性很像,彼此產生衝突會更多,有時遇到謙卑有禮的人,他有自己的個人想法就會更想展現自己,其實謙卑有禮的人會懂得如何進退調整彼此的關係,因為謙卑有禮的人會懂得如何掌握自我情緒管理。

最近身邊有好多謙卑有禮的友人出現在生活周遭,慢慢領悟「懂得改變自己,讓自己生命更完善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持續不斷的學習,學習如何讓自己活得有意義、活出有價值的生命力,時時有幫助別人的機會,而感到心安快樂。

有時不說,是一種理解。
有時退讓,是一種包容。
有時忠言,是一種珍惜。
有時欣賞,是一種學習。
有時關心,是一種尊重。

在生活中養成的習慣久了,會形成一個人的性格,過往我們也能從一個人的習慣,多少看出他的性格。

也許我們換個角度,思考一下看見別人的性格和習慣,可以如何改變自己的習慣?

一個人性格養成一個習慣可能容易,要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其實不太容易,尤其是從過去經驗的認知,或是從小養成的既有習慣。

就像我們日常生活的習慣,也是每一天堆積起來的,久而久之在與人相處,可能因為對方習慣性的舉動、表達方式,怎麼做都會因人自身的性格而看法、解讀不同,有時會引起誤會,有時給人產生好感與欣賞。

這也是為何很多人喜歡自己固有的習慣,他覺得這樣的個性就是做自己,看似沒有偽裝自己是真實呈現的個性,會認為我以前就是這樣的個性,沒什麼不對,自己不會想要有所改變,反而都希望別人為他改變,有時行為上希望大家以他為中心。

只是現在沒有人喜歡「想要改變別人的人」,反而更喜歡懂得因應現況,彈性調整心態與性格,減少與人摩擦、衝突的機會,也不是見風轉舵的個性,而是懂得適時謙虛退讓的判斷能力。

古語描述一個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習慣會形成一個人的性格、風格、展現外在行為的方式。

同時我們可以透過觀察看看別人的優缺點,優點我們多學習,缺點提醒自己要適時修正,時時刻刻告訴自己如何養成「好習慣」,每天進步一點,從中學習了解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習慣是可以靠培養慢慢養成的。

從現在起,開始學習培養自己喜歡的習慣,比方說是:自己在業務部門,如何增加擴展客源,維持顧客良好關係,其中有一個習慣可以好好培養?就是讓一個人內心基礎打好,不要擔心被拒絕,要擔心自己當下夠不夠努力。

我們可以從相由心生的第一印象看出,一個人自然養成真誠態度、真心的微笑、耐心的應對習慣,通常容易讓人想多親近他。

  • 讓我們花一點時間來思考自己的習慣有哪些個性?
  • 身邊有沒有人提醒我們?
  • 有沒有看到別人的個性也想到自己也是這樣?
  • 可能會突然被他人激起原本的性格,是否常引起自己情緒起伏的習慣,事後也會懊悔?

在每一次與人溝通過程中,當下我們可以多思考,站在對方立場思考,怎麼與對方真誠溝通、怎麼做才能建立良好關係?
如何表達應對會更好?

掌握自我情緒管理從學會欣賞別人開始,其實,我們也可以好好培養自己的習慣,先站在對方的思維、習慣、立場先思考,換成自己的習慣、個性會怎麼處理面對?怎麼做會更好?

#台灣大霸尖山群峰山陵線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餐飲服務經營與管理:卓越店長學

如何避免顧客服務的失敗與錯誤發生:從服務品質到感動服務建立的十個方向開始

《沒有門檻的幸福》:閱讀可以讓我們生命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