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如何應對?
觀心
觀自在
面對同一件事情,觀察自己的心是否平靜了,再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心情時,也許自己和別人都能夠將心比心,相處起來就更自在了。
觀點
觀內在
面對一個問題,觀察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是否能夠以客觀看待,再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時,也許自己和別人都能夠互相理解彼此觀點的不同,從內在思考就能互相接受解決問題的方式。
觀雲
觀止
觀雲可以很快的進入放空狀態,也可以很快進入無限想像的世界,也許可以讓自己隨著風雲變幻,能讓心安住當下就是觀止的感覺。
然而,面對與人有關的事情與問題時,通常很難做到上面所說的觀心觀自在,也不太容易解決觀點和觀內在的感受。
因為,現實生活與人相處的問題來自每個人之間在不同的成長過程,每個人在世界上八十億人口裡都是獨一無二的,很多人已經習慣用自己的想法去判斷問題,很少會站在對方立場去思考,因此有些各自衝突的問題才會不斷的出現。
如果做不到觀心,能從哪個地方開始?
也許能從真誠的關心開始,真正的關心身邊的人,尤其是家人和當我們最關心的人學習如何觀心,日子久了,心在人在,哪一天就可以慢慢地去體會生活中真正觀自在的感覺。
如果我們關心別人,可是別人根本自己都不關心自己了,可能還被對方誤會。這時候怎麼辦?
那就是教會我們要開始學習接受不同人的觀點。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觀點立場,想要站在別人的觀點立場去思考,的確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的,那要從何開始?
我們可以先從練習接受自己內在不完美的時候,觀察覺察過去至今內在所受傷的情況、感受受挫的自己,坦承去面對,就能理解在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
當我們在要求別人十全十美的同時,是否也能先要求自己承擔面對?
如何觀察自己內在的感受?
就像我們看今天有火紅顏色的雲,就會有許多人不同的想法和心情。
有的人觀點會覺得這雲沒什麼特別,有的人看到雲會覺得很療癒,有的人喜歡自己說的都是對的,有的人不太喜歡別人說他的想法是不對的,有時候結果到最後還是沒有特定的答案。
人與人之間充滿微妙的關係,如果能像雲一樣,有些事能像雲淡風輕一樣過了就好,有些人能像雲一樣坐看雲起時,當我們的心情變得平靜時,問題也就變少了,心情也就能更自在了。
總結:
人際關係如何應對?用心先跟自己對話,了解自己就能了解別人,先了解自己的心,就能慢慢懂得別人的心會如何想。
#觀自在
#感謝🙏
#敬畏之心
#不斷禱告
#感受神的恩典滿滿
#廖桂香微笑服務學院
留言
張貼留言